書中有一段用童軍徽章來敘述人生蠻好的:
大意是童軍徽章有一百出頭個
一個童軍只要擁有二十多的徽章,就能獲得至高的榮譽
這與人生一樣
人生的願景、目標本來就是人人不同
你要選擇的二十個一定跟別人不同
是興趣是專長,更需要取捨(健康、家庭、事業、金錢難兩全)
在尋求每個徽章的同時
都可以不同人生榜樣當模範,例如要當拳王要效法阿里
可是實際狀況往往跟人生不搭嘎,便會導致兩種挫折感
「一種是自慚形穢,因為你沒有辦法做到像榜樣一樣好; 或是你辦到了,但每天回家還是覺得生活和工作有種空虛感」
除了每個人的時間、性別、家庭、經濟能力大不同以外
重點在於每個人要拼貼的藍圖---不一樣
這麼說好了
一樣都是冠軍隊球員(得到徽章一)
退休後
一個想當教練、一個想開健身房
一個想要家庭為重、一個想要雲遊四海
如此一來他們可能得到共同徽章
卻擁有不同「願景」、「職業」、「組織機構專業」(依照層次而排)
接下來要取得不同的徽章
拼出屬於自己的圖,馬賽克將越來越清晰
因此,人生可以向專家、前輩學習
卻無法複製成為另一人
史奴比作者Schulz說過一句話:「做你自己就好,別人的角色已經被演走了」
此外,除了「人生榜樣」(仿效的對象)外
Howard還提出「人生導師」(mentor)
人生導師與你關係密切,換句話說「樂於成就你,在你追求人生志業時推你一把」
---
其他讓我有感觸的話:
/心裡的自己比不上眼中的別人
//經營人生志業有成就又快樂的人,大多不是因為過度自信,也不是對自己的專長有十足把握。而是他們對卓越與成功自有定義,下定決心朝願景前進
雖然知道自己討厭什麼
可是很多時候都用世俗眼光懲罰自己
讓自己不快樂
雖然自己的成功尚未找到
遠離失敗應該是第一步吧,我想
---
思索人生方向與努力方式
我另外推薦